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,主要用于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。但有一部分安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,还同时伴有抑郁、失眠、焦虑、脑卒中等精神神经性疾病,tms操作人员在尝试使用tms设备治疗这类特殊人群时,会担心其安全性。
我们都知道,经颅磁刺激线圈所在的磁场范围内,可能会导致铁磁性物质产生感应电流、加热、位移或改变程序参数等变化,尤其是tms脉冲能使线圈附近的电子植入物的内部电路损坏,使电子器件发生故障。心脏起搏器作为电子仪器之一,可能会受到磁场的不利影响。
带着这些疑虑,经常有tms操作人员咨询,对于安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,tms是绝对禁忌症吗,到底能不能用?
目前已公开发表的关于tms在心脏起搏器患者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,本文选取了几篇进行综述,希望能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。
早在2002年,weber等[1]研究tms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磁刺激中就有提到,磁感应电流有可能损害心脏起搏器等生物医学设备的内部电子元件,因此,刺激线圈不应放置在心脏起搏器附近。
而且研究还发现,将磁刺激线圈直接置于心脏正前方,心肌会受到刺激;但在刺激肋间神经的过程中,并没有引起心脏不规律跳动。所以,建议避免直接刺激心前区。
sayar等[2]在一篇tms治疗一位双腔植入起搏器的抑郁症患者的报告中,首次报道重复经颅磁刺激(rtms)用于心脏起搏器患者。
一位72岁男性病人,有4年的双腔起搏器植入史,利用rtms治疗抑郁症3周(10hz,110%mt,每个脉冲2.5s,共40个脉冲,串间隔20s,一周刺激6次)。在rtms期间,连续进行心脏监测和脉搏血氧计监测。
患者在rtms治疗期间无任何不适,在rtms治疗后心电图参数无明显变化,抑郁症状在rtms治疗1周后开始减轻。
该报道首次证实了rtms在心脏起搏器患者应用的安全问题,研究者指出,该病例提示rtms可安全应用于心脏起搏器患者。
文中特别强调每个病例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风险效益评估,必须向患者解释rtms的潜在副作用,并获得知情同意,因为心脏起搏器患者使用rtms的绝对安全性不能得到保证。
另外,还应采取具体的预防措施,以尽量减少风险,咨询设备制造商和心脏病专家,在rtms期间进行心电图检查,包括持续的心率监测,或在rtms疗程结束后对心脏起搏器进行测试,以确保患者继续使用的安全。安装有心脏起搏器患者行rtms治疗时,应在有心脏复苏设施的地方进行。
diana等[3]也研究了单脉冲刺激(stms)应用于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安全性。研究中提到一位78岁有25年慢性头痛史的女患者,该患者1997年植入了一个双腔心脏永久性起搏器(ppm),起搏器只有1%的时间在心室起搏,因此她不依赖起搏器。
diana等在心脏病学和心脏起搏生理学家的支持下,将患者送入心脏实验室,在使用stms前,研究者咨询了ppm生产商并进行了12导联心电图检查。
在连续两次stms期间进行持续监测,stms脉冲对患者的心电图和起搏器没有任何影响。随后的12分心电图没有显示任何变化,患者仍然维持着一贯的心跳节奏。医生建议患者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早晚进行两次经颅磁刺激治疗,没有产生任何副作用。一个月后患者接受了ppm的检测,结果显示stms对ppm没有任何影响。
工作中的磁刺激线圈会使附近的电子设备中引起大电压,心脏起搏器被认为是一种禁忌症,因为会将起搏器移动或诱发电流。然而,根据tms安全指南[4]指出,只要tms线圈没在颈部或胸部的装置附近被激活,对于迷走神经刺激系统、心脏起搏器的患者,tms治疗就是安全的。